《她在美中行~維若妮卡的歐洲逐夢生活》專訪,Muzik雜誌2014年六月號
6/21/2014
《MUZIK》(以下簡稱M):一般常稱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亦有稱時間的藝術,您是如何想到以視覺的「攝影展」與「寫真書」作為一種音樂活動呢?
攝影展也是十分幸運,因為先前結識的臺南閱築藝文咖啡館對我的這段經歷和紀錄很有興趣,主動提供場地,讓我從「與大家分享兩三張照片」,變成了「用整個五月展出二十張照片」,成為我難得的策展初體驗。
M:您在這場攝影展中,分享了哪些歐遊點滴呢?
維:這次攝影展是緣於新書發表而來,所以也延續了「因為蕭邦」的書名,取拍照時瞬間留下我自己也沒有注意到的表情之意,而命名為「凝結的蕭邦」。
我把焦點集中在音樂會上,但想要述說一些在平常正式表演的場合所不易看到的畫面,所以它包括四個部份,分別是練琴、綵排、特殊音樂會(不在音樂廳的音樂會)及音樂會外的音樂旅行,以二十張照片側記了一些比表演更真實、更多面向的,關於音樂會的一切。
維:在重回羅馬許願池曲折音樂之路上,我大學時起先是在英國學建築史、藝術史和語文學,寫真書的第一部份,主要就是藉著這樣的角度,來回顧在愛丁堡和倫敦留學的歲月,像是〈對美的愛:維多利亞風格〉中,以在學校與住所中俯拾即是、繁複華麗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與裝飾為起點,從照片中踏入那個時代的改革思想浪潮,追尋「回歸自然、自己動手」,家用品以實用而美麗為準的「工藝主義運動」,和背後滋養著這個運動返璞歸真的理想主義。
第二部份回到音樂,但如同攝影展上的音樂會一樣,是一種非音樂廳的另類路線,其範圍不僅限於英國,也曾遠赴歐洲最東的俄羅斯,在聖彼得堡看《天鵝湖》的中場休息裡,即興在劇院房中的一架鋼琴前的「以琴會友」,意外吸引了各國觀眾們的駐足與掌聲,甚至不捨入場,只為聽完指下的蕭邦。
M:在寫真書中有一篇〈海上音樂會〉,記載在地中海郵輪上的演出經驗,而您本月又將展開一次郵輪上的演出,能否與我們分享您作為「海上鋼琴師」的故事呢?
維:這也是來自先前的一段奇遇,在皇家音樂學院研讀鋼琴演奏碩士的時候,有家以英國為主要經營據點的挪威船公司Fred Olsen,旗下擁有數艘郵輪,不間斷的在各條航線上為顧客進行著不同主題的旅程。為了在漫長的旅途中為遊客的海上生活提供各種娛樂和節目,他們找上了音樂學院的學生,我就此得到第一次與六位同學一起登船舉行音樂會的機會,此後我幾乎每年都至少保持一次這樣上船的演出。
每次作為特聘音樂家,在船上開演奏會的時程並不長,大約兩週就會航行到靠岸的港口,由之後的音樂家「接班」,與遊客們再度踏上未完的旅程,與長期駐船工作的演奏家們不太一樣,在沒有音樂會的時候,還盡可以轉換身份,也成為一名遊客,享受一趟海上奇幻之旅,並樂在船上多彩多姿的課程與其它節目之中。我最屬意的是巡遊世界遺產的知性行程,或是遠航罕至之地的探險,不只如此,這種演出有時也會成為海上音樂之旅,像是巧遇英國普賽爾天才音樂學校的前校長,或是拿著譜來參加音樂會的認真聽眾,都會讓我受寵若驚,也更提醒自己全力以赴,畢竟在船上,就像是與聽眾們住在一起呢。
2015隨郵輪航行西班牙Canary Islands, 與聲樂女伶Helen Wilding |
0 comments:
張貼留言